
林智敏律师,广州合同律师,现执业于广州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为人谦和,办案认真、务实,是一名值得信赖的律师,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维护正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秉承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委托人的信任,始终把当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
一、内退人员再就业企业怎么办
对于下岗或内退职工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与新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行为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究竟为雇佣关系还是劳动关系,目前迷雾已经解开。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中已经明确规定上述种类的职工与新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行为所建立的应为劳动关系。这一规定的出台,将会对此种类职工的权益保护产生以下影响:
1、可以享受劳动者的劳动待遇,履行劳动者的劳动义务。包括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
2、与新用人单位就劳动行为产生的争议应当属于劳动争议纠纷,应当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
二、签订劳动合同应注意什么
1、附加条款要看清。
在聘用合同中,一般都是会有一些附加条款的,求职者在签订前一定要让企业拿出原文,仔细审看无异议后,还要盖章留存,作为依据。要认真检查有无遗漏的约定事项或者附加说明,需要立即补齐的绝对不可拖延。
2、当面签字,盖章不可少。
求职者拿到合同,应该让企业及其负责人同自己一起当面签字盖章,以防某些企业利用先后签字的时间在合同上做手脚。同时,仔细鉴定单位所盖公章,看其是否与自己即将进入的单位一致。因为事后往往发现,在同一法人单位下,会存在许多分公司、下属单位或营业部门,不少劳动者是不愿意进入所有的部门的。
3、数字一定要大写。
合同签字后,有些企业会抓住时间空隙,将合同上的数字更改让求职者吃“哑巴亏”,所以,求职者在签订合同涉及数字时,一定要用大写汉字。
4、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时间。
有些合同需要登记才能生效,而时间涉及权益期限和合同续签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予以充分的注意。
大家如果对这方面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来,为你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企业签合同收押金有何后果
在实践中,有些企业以防偷、防跑、防犯规等等为由,在与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押金”、“保证金”等,如果没有押金,就扣下试用期间的工资做抵押。收取押金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一些小企业。这种做法是违反法律的,一旦劳动者向劳动部门投诉,企业将得不偿失。《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早就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或抵押金。对违反以上规定的,同公安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立即退还给劳动者本人。《最高人展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再次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期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抵押金。
企业不按时签合同有哪些风险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不按照法定形式在法定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不仅不能规避法律风险,还会增加法律风险。具体而言,企业不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劳动合同将会面临以下法律风险:
1、支付双倍劳动报酬的风险。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用工故意不建立劳动关系,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劳动合同法》对于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行为规定了更为严格的制约措施。〈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个月但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2、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护的风险。
在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日趋完善的今天,劳动合同已成了一把双刃剑,它维护的是劳资双方的利益,也是对双方的法律约束。不签劳动合同,可能对用人单位更加不利。因为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不受约束,随时可以走人,将导致企业内部人员的高流动性,这种流动对企业制度管理、形成企业文化都是致命的,对企业成长与发展更是不利。更为重要的是,有些情况用人单位尤其需要用劳动合同保护自己的利益:一是涉及到商业秘密或竞业限制的劳动者,企业通过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对其进行约束比较有效;另一种是用人单位出资培训劳动者的,也只有在合同中约定服务期或者签订专项的培训协议,才可以预防和控制劳动者提前离职,防止给企业带来损失。
3、导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成立的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就是说如果新法实施后,用人单位用工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1年的,就视为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对于你提出的“签合同收押金有何后果”问题,已经整理出来了,签合同收押金这种做法是违反法律的,一旦劳动者向劳动部门投诉,企业将得不偿失,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抵押金,欢迎咨询律师。
来源: 广州合同律师 Tags: 内退人员再就业企业怎么办,签合同收押金有何后果